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新闻 > 正文

航空气象学院研究生招生情况介绍

发布人: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2-09-24

一、航空气象学院概况

航空气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以下简称中飞院)下设的二级学院,学院成立于2021年7月,目前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以航空气象为特色的二级学院。现有应用气象学(航空气象)、大气科学两个本科专业,有大气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下设航空气象教研室、大气科学教研室和气象实训实习中心等3个教学单位,拥有多个院企合作的科研平台和教学实训平台。学院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坚持“特色立院、科技强院”的原则,遵循“突出特色、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的发展思路,将服务民航强国建设为己任,紧紧围绕航空特色;以创新带动高质量教学,以创新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创新催生高水平科教成果,以创新增强应用支撑能力;大力倡导开放合作,通过开放合作吸纳先进理念、紧跟学科前沿,通过开放合作拓宽创新视角、提升创新实力。学院全面贯彻落实中飞院“以飞为主,全面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是建设世界一流飞行大学的重要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39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高级职称13人,占专业技术人才的39%。博士22名(含2名博士后),占专业技术人才的67%。1名教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创新领军人才,获四川省“特聘专家”人才称号;1名教师入围第六届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并荣获优秀奖。今后几年,依托中飞院人才政策,学院还将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形成梯次合理、素质优秀,有力支撑航空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师资队伍。

二、科研平台及创新实践基地

学院拥有包括学校五个分院机场地面航空气象探测网和400余架教练机组成的空地一体化大气观探测体系,建有高性能计算中心、航空气象数据平台;并与三星通航开展合作,拥有国内领先的大气环境综合飞机探测系统。我院与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联合成立“航空气象创新应用示范中心(联合实验室)”,拥有“航空气象数值预报研究中心”“航空气象AI创新研究所”等校级创新团队,并积极申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完善平台建设。我院在高原(航空)气象、航路危险天气监视预警、机场终端短时临近预报与管制技术优化、雷暴/大风等航空高影响天气的机理研究与预报等领域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和省部级项目。

B6006C0CA6

三、学科专业介绍

1、大气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大气科学)介绍

本授权点以服务民航强国战略为己任,围绕民航发展中的相关突出问题,充分发挥行业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本一级学科(大气科学)下设有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两个学科方向。

研究方向简介:

①气象学:主要研究领域涉及航空高影响天气、高原航空气象、航空数值预报等。研究锋面、气旋/反气旋、急流、雷暴和低云低能见等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的基本特征、成因规律、物理机制、预报技术和防范措施。

②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主要研究领域涉及云微物理、边界层大气、航空气象探测以及航空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研究飞机积冰、雷电、雾、低空风切变等现象的特征、成因机理及其探测预报方法。

以上两个学科方向互为支撑,重点开展三个方向的研究,包括(1)高原、山地等重点区域高影响天气形成机理及监测、预报预警技术。(2)特殊气象环境对国产民机试飞适航的影响及其保障技术。(3)航空气象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系统发展。

2、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点(环境工程)介绍

本专业学位授权点依托本校的实践教学平台,以行业融合和学科交叉为特点,瞄准气象及民航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需求,将前沿技术、工程研究和示范性应用相结合,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素养全面、应用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较强知识应用能力和科学适应能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研究方向简介:

①航空气象资源与环境:主要研究领域涉及航空高影响天气的特征、机理、及探测预报技术,研究航空气象探测、国产飞机试飞气象保障、航空数值预报模式开发与应用、航空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

②航空气象工程与技术:主要研究领域涉及航空高影响天气预警预报系统开发、遥感探测技术在航空气象领域的应用、民航气象风险识别评估技术、民航气象信息与航空运行融合技术、民航气象通讯与信息系统开发与应急管理技术等。

研究成果可为民航气象业务和气象保障、航空运行的气象决策支持、民航特殊天气保障、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四、招生人数

大气科学拟招生30人,环境工程拟招生30人。

五、学科带头人

李耀辉,航空气象学院院长,理学博士、研究员(二级)。长期从事气象科学研究及其相关技术发展,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四川省“特聘专家”,中国气象局科技领军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优秀专家,中国气象学会理事。曾任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行业专项等重要项目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多部。在气象科研以及特色化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发展等技术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成果既有科学性、创新性,又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部门行业关键技术发展需要,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推动性,在气象防灾减灾的决策与服务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D351F

六、相关联系方式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网址:www.cafuc.edu.cn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研究生处网址:https://grs.cafuc.edu.cn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气象学院网址:https://cam.cafuc.edu.cn

航空气象学院教学与科研办公室,联系人:桑老师,联系电话:18380676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