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吴俊杰图文报道近日,国产C919大型客机在内蒙古地区完成了证后侧风扩包专项试飞任务,圆满实现了预期试飞任务,为进一步验证该型飞机侧风安全运行能力和增强航线运行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航空气象学院为此次试飞气象保障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保障,受到了中国商飞试飞中心的高度赞扬。
2022年4月,航空气象学院在与中国商飞试飞中心气象台的例行交流中获悉C919大型客机在证后侧风扩包试飞中面临大风天气过程短暂,测风手段单一,大侧风窗口难以把握,试飞成功率低的困难。在此之前,航空气象学院依托科研平台在我校广汉分院开展了激光测风雷达应用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面对试飞气象保障中遇到的困难,航空气象学院主动分享经验,并积极提供相关技术支持,通过专题学术讲座、联合技术调研和协调装备实地测试等方式,共同论证了激光测风雷达在大侧风试飞保障中的适用性。2023年1月,航空气象学院派出专家组会同中国商飞试飞中心及锡林浩特机场共同开展了实地考察工作,就设备布设数量、布置方式、扫描模式、供电及数据回传等技术细节进行了实地踏勘,共同拟定了设备布设方案。
冬去春来,内蒙古地区进入了大风频发的季节。航空气象学院组织人员持续关注当地大风天气。2023年5月底,航空气象学院派出专家实地参与了大侧风试飞的气象保障工作,伴随大风的低能见天气给试飞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激光测风雷达始终表现优异,实时捕获进场区域风场变化,可视化的风场为气象人员提供了一双“慧眼”,为试飞工作提供了精准指引,最终,试飞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气象保障工作得到了中国试飞中心的高度认可。
航空气象学院成立以来,始终以国家和行业需求为己任,紧密围绕航空气象中的重难特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和技术创新。早在2014年就参与了国产ARJ-21飞机自然积冰试飞技术咨询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学院优势,联合三星通航与中国商飞试飞中心开展了飞机积冰试飞的论证工作,相关工作也得到了中国商飞试飞中心的高度认可。
航空气象学院与中国商飞等航空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为国产大飞机试飞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共享资源和技术交流,学院与企业共同推动了气象科技在航空领域的创新应用。这种协同合作模式有力推动了国产大飞机试飞事业的蓬勃发展。
展望未来,航空气象学院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学院将继续培养优秀的人才,推进科技创新,为国产大飞机试飞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气象保障,助力我国航空工业的崛起。

2023年1月6日,锡林浩特机场实地考察

2023年5月19日,参与现场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