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航空气象学院举办首届“气象万千”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发布人: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10-11

本网讯 宋都笃、闫美林、李谨岐/文 李苗苗/图 摄影报道:为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科研热情,营造开放活跃、互学互鉴的学术氛围,10月9日,航空气象学院在天府校区雁归楼多功能会议厅举办首届“气象万千”研究生学术交流会。本次活动近百名师生参与,以“交流科研成果,碰撞学术思想”为主题,搭建气象领域研究生学术互动平台。

在交流会上,张廷龙副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对本次学术交流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向长期以来深耕研究生培养一线、默默支持学科建设的老师们致以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交流会是学院首次为气象专业研究生打造的学术平台,既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集中检阅,更旨在打破研究方向壁垒,他希望同学们借成果展示锤炼学术表达,在交流中汲取经验、拓宽思路,让交流会成为科研“加油站”,实现从“做研究”到“善交流”的成长。

评委专家组组长罗万银研究员表示,气象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研究生创新思维是学科进步关键。他认为交流会是检验培养成效、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平台,鼓励同学们珍惜机会,展示成果、启迪思路、突破局限,为深耕气象领域打好基础。

本次学术交流会分上午、下午两场有序开展,共设置11个口头交流报告与18张墙报展示两大环节。在口头交流报告中,同学们围绕“对流型低空风切变特征及数值模拟”“四川盆地气候动态”“沙尘暴的垂直结构观测及成因分析”等前沿课题深入汇报,研究内容覆盖高高原边界层风切变、卫星观测与湍流关系、通航机场气象条件分析等气象领域重点方向;在墙报交流环节,内容涵盖大气边界层物理、灾害性天气成因、气象探测技术等多个细分领域,现场师生展开热烈讨论,学术氛围浓厚。评委老师们结合自身研究经验提出建议,为同学们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拓宽学术视野提供了清晰可行的方向。

最后,李耀辉院长祝贺本次交流会圆满举办。他肯定了同学们的研究成果,认为报告主题贴合气象领域实际需求,充分体现了研究生的专业基础与创新能力。他从“研究思维”与“学习思维”的差异切入,针对后续科研汇报能力提升方面,在研究深度与成果转化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勉励同学们尽快完成从“知识接受者”到“知识创造者”的跨越。

作为“红云托翼”党建品牌下“红云先锋攀登行动”的具体举措,本次“气象万千”研究生学术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学术思想碰撞,营造了良好科研氛围,搭建起师生、朋辈互动桥梁,对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气象学科发展意义深远。未来,学院将持续建设学术交流平台,以多元活动培养高素质气象科研人才注入新动力。